火花

傲慢和选择

我们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但是最后我们却改变不了什么。

就像你永远没法喊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做科普的人也没法对那些毫无科学思维的人科普一样。 无论你拿出多少反驳的理由,地平说的信众也只会塞住耳朵。

曾经有人问我做医学科普时候的态度是否是“高高在上”。 因为,他觉得在一个像中西医问题这样的二元对立的话题里,“入场”等于参与这场争斗。 而我的态度是,我觉得这种纷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最开始的划分上就有问题。 他觉得我的这种立场脱离了问题本身,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种站在所有人之上的傲慢。 “我并不打算理解你想法的现实原因,你是愚昧无知且偏激的,我现在要教化你。”

可是,科学理性的对面不就是愚昧无知吗? 所有的科学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底层逻辑。 只要是有科学素养的人,面对这个自然,就会自发地从心中生出疑问来, 然后在某个时刻找到自己疑问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许是对疑问的解答,也许是理解并承认我们现在还不能解答这个疑问。

他觉得这种态度是将观众或者说目标群体视为对立面的态度。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也许我们能够给思想已经僵化的成年人培养科学思维,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并不现实。 我所能做的事情只是引导那些有着科学素养但并未深入思考过议题的人思考议题。 这些才是我做科普时候选择的受众。

用一个不是很好的例子就是,无论你转多少科普文章到家族群,也不能让他们不再相信营销号。 这是一种屏障,一种沟通的屏障。 对于我来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打破这样的屏障。 我并没有否认这种屏障存在打破的可能,这是我的能力的不足。

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我的选择。 也许我会在另一个 post 里解释我为何选择功利主义作为我的道德标准。 无论是科普还是什么行为,我们都需要付出某种“代价”。 这种代价可以是精力,可以是金钱,或者是任何需要付出的事情。 而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某种“回报”。 也许你会说,存在不求回报的付出。 但是你仔细思考,真的是没有任何回报吗? 比如舍身救人的人难道不是为了救下别的生命才做出这种行为吗? 如果你认同这个前提,那接下来的第二个前提是: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能够支付的代价是有限的。 那么在有限的付出下,如果希望能够最大化回报,就必须要做出取舍。 对于我来说,我所作的取舍是选择更容易接收我所述内容的受众。这样可以让科普的“效率”更高。

这种选择会是一种傲慢吗?我觉得不是。